巨石如龙孙,耸耸烟雾里。
明明落溪口,纳纳喧滩齿。
何当助斋盂,菌蕃徒为美。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石笋峰。宋代。梅尧臣。巨石如龙孙,耸耸烟雾里。明明落溪口,纳纳喧滩齿。何当助斋盂,菌蕃徒为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泊夷陵。明代。潘希曾。岸头烟色暗寒芜,东下夷陵水似铺。出峡江声城畔急,傍岩渔火雨中孤。秦灰未冷还兴楚,汉鼎难安可恨吴。惆怅千年如昨日,夜深閒坐揽吟须。
清平乐。宋代。李彭老。合欢扇子。扑蝶花阴里。半醉海棠扶不起。淡日秋千闲倚。宝筝弹向谁听。一春能几番晴。帐底柳绵吹满,不教好梦分明。
渡北河诗。南北朝。薛道衡。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登面山亭。宋代。朱熹。新亭夙所闻,登眺遂兹日。极目但苍茫,前瞻如有失。烟鬟稍呈露,众岭方含郁。长啸天风来,云散空宇碧。
次韵郑司理时以掌故赘梱幙归未能也。宋代。方岳。二月江南柳正花,扶携贫病又天涯。愁予夜雨莼鲈梦,老却春山笋蕨芽。太白有芒兵未歇,杀青无补事堪嗟。书生迂阔多如此,不为吟诗两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