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和岁除日。宋代。梅尧臣。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见曹丕受禅碑有感。宋代。耶律铸。从此建安王气衰,君臣离合可伤悲。几人石上留名日,千载世间不毁时。过客未知谁氏迹,野夫犹道汉家基。临风读罢一长叹,却是曹丕受禅碑。
安平乐慢 晴郊纪胜。清代。陈维崧。春水如油,吴船似屋,较他亭馆还多。燕翻油幕,鸟啄银铃,分棚占断晴坡。花面梅妆,看帽萦竹粉,袂掠兰莎。蜂蝶媚春罗。成团打块婆娑。正春压歌场,花抬酒价,半天戏鼓嵯峨。曼衍鱼龙遍,念奴悄试一声歌。急拍将阑,氍毹畔、暝翠微波。春游晚、半城夜火,盈盈细马双驮。
甘州子 其一。唐代。顾夐。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三月一日杂诗四首。元代。宋褧。仙龙髯堕古混台,碧籞春深花自开。踏白马前双斧钺,路人争喜晋王来。
《护生画集》第三集诗 其四。近现代。丰子恺。昼长人寂寂,蜜蜂入我室。飞上小明窗,欲向此中出。窗上有玻璃,蜜蜂苦未识。奋翅向前冲,脑伤身陨越。眼见窗外花,其中多香蜜。可怜钻营久,到处都碰壁。愚哉小蜜蜂,此路不可通。汝欲游庭院,请走此门中。蜜蜂不解语,管自向前冲。幸有春风来,引导出房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