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宋代。梅尧臣。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鹧鸪天·席上作。宋代。范成大。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五代。李珣。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
泖滨见荷花(二首)。元代。邵亨贞。吴山风物久荒凉,十里红蕖失旧香。贝阙珠宫浑寂寞,弓腰舞袖亦更张。冯夷鼓罢风生渚,太乙舟迷月暗塘。异县相思正愁绝,一声羌笛楚天长。
农舍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三农虽隙亦匆忙,穑事何曾一夕忘。欲晒胡麻愁屡雨,未收荞麦怯新霜。
仙游茅笔歌。清代。查慎行。群山海上来,络绎趋九仙。仙翁此山住,示梦于几先。九仙祠祈梦最灵。山中老樵枕石眠,斧柯断烂不记年。梦中仿佛遇神授,笔花昼吐黄茅天。觉来信手缚不律,巧被笔工偷妙术。遂令九仙祠下三脊茅,用与鸡毛鼠须匹。中书免冠头不秃,菅蒯居然效微质。幸渠一束价未高,殿头簪珥非汝曹。若教朱墨官尽取,便恐仙山成不毛。君不见连山伐竹兔拔毫,铁梳胶缀何其劳。秽史自执奸吏操,直与此辈供锥刀。老夫钞书指生茧,怕搦人间管城管。涂鸦结蚓随尔为,不要残年护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