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
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
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袁大监挽词三首。宋代。梅尧臣。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左目。宋代。刘克庄。已盲犹赤痛,久不出鸡窠。丹荔曾遗毒,青灯亦一魔。抛书无味甚,节腹柰馋何。二痴依然在,徒劳问眼科。
望汉月。唐代。李遵勖。黄菊一业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酬杨学士。唐代。黄滔。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
早寒。宋代。陆游。沔鄂犹残暑,荆巫已早寒。潦收滩正白,霜重叶初丹。节物元非恶,情怀自鲜欢。暮年更世事,唯有醉江干。
摘红英。清代。朱祖谋。关云黑。边沙白。金仙一去无消息。谁家唱。筝弦响。敕勒声声,月斜毡帐。狂踪迹。无人识。行歌带索长安陌。高楼上。凭阑望。皂雕没处,飞狐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