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逢献岁,风雨送余寒。
推年增渐老,永怀殊鲜欢。
江边无车马,监里对衣冠。
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饮酒复先醉,颇觉量不宽。
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
来者即为新,过者故为残。
何言昨日趣,乃作去年观。
时节未变易,人世良可叹。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宋代。梅尧臣。舟中逢献岁,风雨送余寒。推年增渐老,永怀殊鲜欢。江边无车马,监里对衣冠。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饮酒复先醉,颇觉量不宽。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来者即为新,过者故为残。何言昨日趣,乃作去年观。时节未变易,人世良可叹。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沈石友醝使之任三衢郡丞 其三。明代。释今无。回天消积害,持地任惊涛。独识人应忌,孤根节自高。酒浓沉块垒,诗捷发雄豪。静得神珠照,原无叱驭劳。
草堂同爨呈稚春。宋代。林亦之。云锦堂前花作堆,寻幽养静属吾侪。高高下下黄柑树,曲曲斜斜碧草阶。数点远山如越县,一条寒水似秦淮。庞公父子能留客,我亦三年忘客怀。
怀贤诗·汤巡抚斌。清代。徐元文。中丞荷道重,沉静寡物虑。致君托荩诚,推已得强恕。屹焉镇江国,清风畅晨曙。树表畏具僚,惇俗变黎庶。持用悦性情,非取要民誉。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宋代。辛弃疾。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泪阑干。沈香亭北看。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水宿。宋代。洪咨夔。分席眠鸥渚,庐山梦已通。蓬声疏密雨,灯影往来风。我正思吾母,儿应说乃翁。拥衾天未晓,此味与谁同。
送同官叶榷院造朝二首 其一。宋代。赵汝燧。新制重分司,谁云筦榷卑。鹏抟终可料,鴳笑彼何知。细满岂无待,横飞亦未迟。催班天上去,黄色已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