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当时秦兵强,今亦归厚地。
我与诸贤良,举酒莫言醉。
曾谁问孟轲,空自有仁义。
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宋代。梅尧臣。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当时秦兵强,今亦归厚地。我与诸贤良,举酒莫言醉。曾谁问孟轲,空自有仁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其一。明代。戚继光。三忠气色壮三屯,灯火遥连十万村。版闸层峦秦作塞,风云大陆蓟为门。东来直接山河固,西望还依宫阙尊。百二城边过质子,千秋同戴汉家恩。
绛都春 清明风雨。清代。厉鹗。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馀寒犹是连寒食。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文园多病何人惜。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拨置吏牍再作一诗以酬相恼之什。宋代。蔡戡。朝来衙集事还生,不觉文书几上盈。顾我尘埃败佳思,羡君心迹得双清。也知静色撩诗兴,无奈芜辞愧俊英。得句已推三昧手,论交当拜十年兄。
出试院次韵和酬郑通直二首 其二。宋代。刘弇。百粤东头倦客身,秋风溪鲙正堪论。尘埃洗尽生风语,粉黛仍传到手樽。吹剑自应超世味,曳裾谁复羡侯门。临流更拟张胸胆,终恐精微未易言。
次大学士方樵翁用濂溪韵开金牛洞之作三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且免攒眉对俗人,青山为枕云为身。这回便得从吾乐,事事从吾事事真。
䰞海歌。宋代。柳永。䰞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䰞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乾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馀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