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君童稚时,而今君齿壮。
不见二十年,颜貌已非向。
亲戚多零落,欲语还悲怆。
更问平生,交久从涤水上。
君又滁水归,寄音倾桂酿。
傥复二十年,吾焉保无恙。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宋代。梅尧臣。识君童稚时,而今君齿壮。不见二十年,颜貌已非向。亲戚多零落,欲语还悲怆。更问平生,交久从涤水上。君又滁水归,寄音倾桂酿。傥复二十年,吾焉保无恙。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南村归兴十首 其三 岱岳瞻云。明代。顾清。云生岱岳顶,秀结鲁城阴。仰止嗟环辙,千秋万古心。
题韦偃双松老僧图。宋代。晁说之。两松郁苍苍,夭矫出奇峭。翛然龙蛇姿,势欲排岩峤。老禅独会心,默坐观万窍。我亦发深省,倚槛一长啸。此兴含千古,孰谓韦偃少。
鸦种麦行。宋代。苏轼。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冬夜有感。宋代。李新。蓼虫常食苦,旅雁自知寒。谈士惜卷舌,将军解愁鞍。雪霜满天冬夜永,地炉无火青灯残。功名富践苦不早,一年百日红尘道。西还故国无故人,憔悴少年心已老。读书当许万户侯,岂意却作苏秦羞。深取闾阎薄徒笑,鲁人不识东家丘,吾祖谪官还旧里,灞陵亭尉犹低视。少卿偶作匈奴降,陇西士人惭姓李。由来人世轻不遇,文章第一空徒尔。俛出跨出何施颜,当时悔过淮阴市。夜深气射青云霄,此生早晚当乘轺。弹冠举手揖豪贵,行得紫绶牢结腰。本是壮夫志,几成儿女曹。平生重恩义,聊为寄风骚。
赠李审言。宋代。王存。多闻直谅今有几,李叟肫然古君子。踪迹各在天一方,文字不隔心千里。我方登坛拜龙象,君乃缘溪顾鳣鲔。乱离再见惊老丑,险韵相贻斗诙诡。时危佳人有作贼,命短诗朋半为鬼。多君守道宗渊骞,扶病忍饥嚼宫徵。嗟余食粟晚知惭,未完补读贤乎己。闭门饱听妻孥骂,枉尺惧为魑魅喜。即今义熙何甲子,坐见淮海呼庚癸。江楼得酒肺肝热,更乞雷音苏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