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宋代。梅尧臣。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唐代。张继。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结念湓城下,闻猿诗兴新。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 其二。清代。龙启瑞。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时。梦犹京阙恋,归为友朋迟。黄叶声中酒,苍葭阁上诗。东瀛一回首,挥涕万人知。
忆彭头山。宋代。胡楚材。久客倦行役,故山安在哉。松竹读书室,水石钓鱼台。明月照归梦,西风吹酒杯。亭亭篱下菊,寂寞为谁开。
题杭州南亭。唐代。姚合。旧隐即云林,思归日日深。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
上京次伯庸学士韵二首 其二。元代。王士熙。长堤芳草遍滦河,谁买扁舟系树槎。金帐薰风生殿角,画楼晴雾宿檐阿。万年枝上乌啼早,九奏阶前凤舞多。供奉老来文采尽,诗坛昨夜又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