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宋代。梅尧臣。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卧芝山房为传木虚弟木剡作 其一。明代。黎民表。茆盈兄弟昔餐霞,回首松门几度花。留得玉芝逾橘井,炼成金骨胜丹砂。
陪馆中同舍游方池分韵得香字。宋代。李弥逊。红蕖碧水如曲江,醉恼诸人欲断肠。波光花气来无旁,人面生春酒面凉,男儿莫遣两须霜,何妨骑马似知章。银钩未落片云黑,定有六丁呼阿香。
寓兴。明代。韩殷。画城二月春气和,晴光著树生绮罗。锦袍公子挟金弹,朱颜玉女抱青螺。云盖高出西城郭,踏青斗草黄陵阿。黄头青女一相见,两情摇动知如何。此时我亦正年少,戏将凡眼两摩挲。谁料红云忽飞下,月宫幻出金嫦娥。神骥苍龙并头角,珊瑚玉树交枝柯。一朝翻作巫阳别,吁嗟旧约其蹉跎。张珙无心见明月,牛郎有梦归银河。古往今来只如此,为君翻作多情歌。
赠日本驻港领事上野季三郎。唐代。康有为。横飞金翅决青岑,不信神州竟陆沈。龙战玄黄翻海水,鲲图南溟动潮音。岱宗灵气连员峤,帝座星辉豁太阴。击楫感君相济意,共看腰剑作龙吟。
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唐代。吴融。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南宫已借征诗客,内署今还托谏臣。飞檄愈风知妙手,也须分药救漳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