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後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过涂荆二山遇暗石。宋代。梅尧臣。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暗值柂已毁,後者戒前及。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过达磨泉缅怀东坡。宋代。曾丰。分野秦南海,城池汉尉佗。功名徒自苦,寒暑暗相磨。破寺容僧少,枯松阅士多。我来空想象,百世一东坡。
清夜寻花雪满途,何因东阁坐狂夫。瑶台影落霜天净,玉笛声残陇月孤。
醉拂莓苔惊庾岭,梦骖鸾鹤到西湖。一枝欲赠南归客,回首春山隔画图。
夜同子鸣茂卿携酒重集何太史宅观梅兼送吕山人忠父南归得湖字。明代。胡应麟。清夜寻花雪满途,何因东阁坐狂夫。瑶台影落霜天净,玉笛声残陇月孤。醉拂莓苔惊庾岭,梦骖鸾鹤到西湖。一枝欲赠南归客,回首春山隔画图。
江上。清代。吴定。佳人有所思,整带吹参差。杨柳烟波处,桃花风日时。帆樯暮不息,江汉逝如斯。明月有圆缺,清光终不移。
沙头秋晚。宋代。黄大受。霜风吹冻玉池冰,留滞周南尚未行。病久故园千里梦,夜寒孤舍一枝灯。愁缘南贾归舟影,心断黄芦雁声画。老剑已闲头已白,祗堪吟咏课归程。
送韩贯道湖广参议提督武当诸宫观。明代。李东阳。神仙官府意何如,亲见分符上紫虚。山拥帝宫三十六,地屯兵卫五千馀。人言才大难为用,我爱官閒好读书。临别与君堪一博,肯将青绂换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