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吹荆州去,乔林汉水前。
乡亭逢故老,牛酒问高年。
翠巘临关路,黄柑逐贾船。
习家池馆在,宾从与留连。
送梁学士知襄州。宋代。梅尧臣。骑吹荆州去,乔林汉水前。乡亭逢故老,牛酒问高年。翠巘临关路,黄柑逐贾船。习家池馆在,宾从与留连。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三月望日出游。宋代。洪皓。无马假犊车,岂必朱丹毂。驾言暂出游,写忧墀穷独。寻芳不见花,宿莽埋槲樕。区区十里间,良友始追逐。晤晤得正人,颇欣富方谷。书斋大肃条,四面少林麓。欲作纳凉亭,因兹出求木。履桥虽云安,欹柱恐颠覆。临深念垂堂,徒行漫扪腹。道险能摧轮,畏闻声辘辘。形骸久衰惫,摇几屡颦蹙。五方民杂居,濒泽非广谷,鸡犬或相闻,要知是荒服。跋涉频问津,引领主人屋。老稚俱迎门,击鲜馈豚肉。日暮途修阻,还辕不辞速。吻燥藉醇醪,餬口资饘粥。翌日睹新诗,珠玑圆且熟。可追宝剑篇,高诵素灵哭。
稽山。宋代。陆游。我识康庐面,亦抚终南背,平生爱山心,於此可无悔。晚归古会稽,开门与山对。奇峰绾髻鬟,横岭扫眉黛。岂亦念孤愁,一日变万态。风月娱朝夕,云烟阅明晦。一洗故乡悲,更益吾庐爱。东偏得山多,寝食鲜不在。宁无度世人,谈笑见英概。御风倘可留,为我倾玉瀣。
游仙词八首 其二。元代。郭翼。金粟天南碧殿云,镜中空影夜氤氲。白鸾树下三千女,一色龙绡玉雪裙。
鹊桥仙 咏梅赠人。魏晋。张野。琼枝纤弱,瑶英娇小。占得江南春早。前村雪里欲开时,料未必、东君知道。芳心一点,幽香多少。几度被花相恼。陇头人去早归来,莫直待
画叉。清代。陈恭尹。不谓高难及,终知力有穷。任人吾自逸,致远汝为工。枝指传蒙吏,循墙学孔公。岂如燕匕首,只在地图中。
闻世基补漳吏寄赠兼简灵源上人。元代。廖大圭。捧檄天南一笑春,几年身作卧云人。相材自古出胥吏,史传后来无逸民。清镜多情犹白发,青山有路隔红尘。旧游西寺灵源在,为报衰年但隐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