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
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
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马不逢,皇皇何之饥欲倒。
还思二十居洛阳,公侯接迹论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争诵之。
其锋虽锐我敢犯,新语能如夏侯湛。
于今穷困人已衰,不见悬金规吕览。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玑获斗奈我何。
依韵答吴安勖太祝。宋代。梅尧臣。我於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玉已累人马不逢,皇皇何之饥欲倒。还思二十居洛阳,公侯接迹论文章。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争诵之。其锋虽锐我敢犯,新语能如夏侯湛。于今穷困人已衰,不见悬金规吕览。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玑获斗奈我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重治寝榻更衣蔬食。宋代。李之仪。五月相将又下旬,依前深院度黄昏。频看岭路占家信,旋兀帘旌作燕门。抖擞衾裯防垢秽,湔除蚤虱断儿孙。不因肉食脾难磨,且欲从今习菜根。
密庵题柱二首。宋代。刘学箕。清钟静室破寂历,灏气空山生泬寥。长林风送润水急,聒枕宛似春江潮。
沈廷用以尺籍事来京却归赋别。明代。顾清。老去江湖气未消,欲将长剑倚云霄。十年几作登楼梦,一笑元非折简招。枥下尽馀宛騕袅,军中谁是霍嫖姚。浩歌一曲指归路,白鹤城西又晚潮。
边游别友人。唐代。张蠙。欲别不止泪,当杯难强歌。家贫随日长,身病涉寒多。雨雪迷燕路,田园隔楚波。良时未自致,归去欲如何。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三十一。明代。祝允明。灵岩好个景,凿得不成山。人自要头白,山头也会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