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雨筛珠响未休,梅黄天色淡于秋。
虫依草褥墙腰语,鱼弄荷钱水面游。
浸酒药苗重石甕,湿书松气入山楼。
晚晴闲趁渔人去,学把丝竿坐钓舟。
梅雨。宋代。王镃。檐雨筛珠响未休,梅黄天色淡于秋。虫依草褥墙腰语,鱼弄荷钱水面游。浸酒药苗重石甕,湿书松气入山楼。晚晴闲趁渔人去,学把丝竿坐钓舟。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王镃。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母病。清代。戴亨。伊昔生我时,家室遭颠倒。我父罹祸罗,我母誓不保。仓卒就长途,亲知惨避悄。余生甫二月,仲兄年周小。路险虑活难,存婴费襁褓。谋夺乘危机,纷纭甜言巧。曲折转柔肠,欲舍心懊恼。怀幼仲卧膝,病弱声微渺。车中严戒约,动息愁惊搅。憔悴抵贞番,黄沙抱荒草。家乡梦暂归,魂断哀笳绕。永夜坐长叹,月苦霜天晓。绝域无亲知,饥寒向谁道。更遇年岁凶,沟壑转瘠殍。力谋死中生,糟糠延昏早。饥困不得乳,沿求向邻媪。求之日以频,邻媪厌烦扰。儿哭母亦啼,儿饥母岂饱。手作口复哺,百计望儿好。此事幼不知,长听心如捣。欲报昊天恩,诗书奋雠讨。寒灯敌塞雪,情奔忘集蓼。一檄捧可干,冀亲长寿考。昕夕力不辍,摛词渐古藻。初试录黉宫,再试贤书标。三试擢礼闱,声名振矫矫。自分亦英奇,立可申怀抱。事竟与愿违,羁愁若笼鸟。三年饿病危,归省贫如扫。感叹复欷歔,儿成母亦老。四体抱病疴,骨立颜枯槁。省问儿心伤,沈痛迫中肠。含悲诘良医,蔘苓宜服长。蔘价贵如珠,且复无私藏。听之不能语,涕泪满衣裳。医问余何悲,欲答心怆惶。菽水且莫饱,安冀母病臧。人生能几时,白日行天忙。亲老不能养,亲病弮空张。吁嗟不肖身,何以齿周行。
冬蚊。宋代。刘克庄。南州时令舛,冬月有蚊飞。岂是为饥崇,因而触祸机。照尤嫌画烛,驱尚入罗帏。吾母音容远,何妨用扇挥。
临江仙三首 其三。清代。史承谦。云阁乍垂珠箔,霜林已绽金丸。从今应不试轻纨。纤罗才覆额,风景又初寒。暗忆年时踪迹,几番离合无端。心香犹在未消残。瞥来闲处见,眠去梦中看。
哭汪司马伯玉十首 其十。明代。胡应麟。邂逅平原饮,飘然夜雪过。寸心雄海岱,只语废江河。落日生刍远,悲风大树多。如渑犹夙昔,万恨掷蹉跎。
再次赠张学录韵十诗 其八。宋代。陈造。冷官冷如冰,糊口仅廪稍。藜藿得好客,欠馀不拟较。
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
坟上土。怕有酒能浇,踏遍桥南路。英游迟汝。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心事更谁诉。
摸鱼子 马鞍山访龙洲道人墓,山在昆山县西北隅。清代。朱祖谋。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坟上土。怕有酒能浇,踏遍桥南路。英游迟汝。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心事更谁诉。天难问,身世儒冠误否。凭渠笔力牛弩。铜琶无分中兴乐,消受此生栖旅。凭吊处。剩破帽疲驴,怅望千秋去。啼鹃最苦。要无主青山,有灵词客,来听断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