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相对两苍松,不觉当门触祖翁。
后代儿孙无著莫,忍听萧瑟起凄风。
赞应庵华。宋代。释文礼。亭亭相对两苍松,不觉当门触祖翁。后代儿孙无著莫,忍听萧瑟起凄风。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释文礼。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步出夏门行。明代。刘基。步出夏门,遥望沧海。九河茫茫,碣石安在?鱼龙瀺灂,日月晻蔼。三山何所,弱水浼浼。羲和曷往,鳌极孰宰。发鸠之羽,其心不改。安期不死,桃实可待。悠哉沛乎,歌以未慨。
丙子除夜。宋代。戴表元。富贵如今似骇机,漂流未遣壮心违。乡邻有酒贫能醉,村落无医病亦稀。客任低头从狗窦,妻休掩面对牛衣。十年涉世浑如此,除却躬耕事事非。
疏影 魏滋伯大涤山房读书图。清代。赵庆熹。一间老屋,在万山深处,四面皆竹。竹里开门,流水声中,有人把卷初读。琅嬛自昔偷游去,正洞口痴龙眠熟。想书中、乱走红蟫,仙字也都盈腹。试看夕阳天外,芙蓉十二朵,朵朵寒绿。便欲将身,画里寻诗,也算片时清福。南湖此去无多路,恰笑我、未能免俗。问几时瘦袜宽鞋,来与白云相逐。
罗隐宅。宋代。许广渊。废宅百年后,荒基一亩平。独怜新桧柏,谁识旧轩楹。闾里清风在,溪山秀气明。当时苦吟夜,应使鬼神惊。
赠梅国子。明代。李梦阳。烈士有心许,佳人重情欢。投义既不易,识者良独难。清秋理瑶瑟,为君发高弹。一曲未云乱,仰视孤鸿翻。一举狭千里,再举青云端。我欲从之逝,羽短才力单。声影中藏之,傥接排风翰。
洞仙歌 为鹣龛题柳岸晓风图。即和其自题韵。近现代。郭则沄。斜阳身世,几雁期莺候。过锦风光懒回首。又收镫院宇,倚笛帘栊新病后。认取茸衫人瘦。鸳桡曾系处,巧似迷藏,坠梦沈烟悄寻彀。托流水,讯行云,绿遍丝杨,怎绊住、隔花罗袖。剩卷里蘋香,记当年怕唱,入眉峰、一痕吹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