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
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
刘太博挽词三首 其二。元代。何中。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何中。(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书愤 其四。清代。黄遵宪。古有羁縻地,今称隃领州。竟闻秦失鹿,转使鲁无鸠。地动山移恐,天悬日坠尤。君看黑奴国,到此属何洲?
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 其一。宋代。曾丰。下走长呵道,前驱疾唤航。足赢黏履淖,头羡飐巾霜。涧浅桥梁废,村深道路荒。不图为政暇,犹为看山忙。
黄鹤楼。明代。邝露。汉阳芳树古今情,逐客南浮雁北征。天尽水连巴子国,月明人在武昌城。白云依旧过全楚,黄鹄何年控太清。日暮数峰青似染,九疑无恙隔湘英。
寄题六以亭。宋代。郭祥正。以幻聊观幻,亭将六以名。隔林风籁息,满地月华清。不动超千劫,随缘度一生。有时拈榔标,划断野泉声。
宝积寺。宋代。陆游。偶来游古寺,景逐眼前生。岩上高僧坐,林间野客行。望穷沧海远,吟久暮云平。此境真难到,登临暂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