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茅屋半开扉,缘护晴林昼打围。野鹿饮泉山影动,幽禽出树岸花飞。
百年往事回头换,一路斜阳送客归。要识上方何处是?钟声隐隐隔烟霏。
过山寺。元代。李孝光。隔溪茅屋半开扉,缘护晴林昼打围。野鹿饮泉山影动,幽禽出树岸花飞。百年往事回头换,一路斜阳送客归。要识上方何处是?钟声隐隐隔烟霏。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李孝光。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赠幕史粹公罢政归钓鳌台。明代。王炼。几载金华宦业成,晚归鳌海钓舟轻。漫思鲈鲙间投饵,每笑羊裘浪得名。半柱白云春昼永,一竿明月夜潮生。同游喜有老太仆,日向沧浪共濯缨。
挽赵秋晓 其二。宋代。陈纪。摩室兴居问亦详,祗言永诀语琅琅。情知竖子膏肓病,谩试庸医补泻方。华屋邱山真俛仰,长瓶短管付凄凉。平生曾赏穷吟者,莫讶衔哀入些章。
黄鹂绕碧树。近现代。陈匪石。浓绿畦头菜,冬山不许,卸妆成睡。冷露谁披,向长空送出,画中螺髻。晚风桕舞,散秋影、晴霞余绮。穷望眼、暮雨朝云更好,巫峰十二。手录吴船片纸。感迁流、浪萍如寄。楚天外、甚乌衣巷陌,江令门第。换尽玳梁旧燕,剩野泽霜鸿唳。新来怕上层楼,但余清泪。
真像沈提点求赞。宋代。释道济。远看不是,近年不像,费尽许多工夫,画出这般模样。眉如扫箒,一张大口。不会非言,只会吃酒。看看白头,常常赤脚。有色无心,有染无著。醉眠不管江海淑,浑身蓝缕害风魔。桃花柳叶无心峦,月白风清笑与歌。倒骑驴子归天岭,钓月耕云自琢磨。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六 三径琴尊。明代。卢龙云。薜萝深径敞幽居,暇日琴尊亦自娱。时向竹间留二仲,岂缘日涉但篮舆。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九。明代。陈子壮。将府辕门帐亦开,婆娑士女遍城隈。长樯铁鹿连番舶,花面娇狞尽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