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唐代。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林静.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229-230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赵嘏。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观江淮平乱碑文歌赠王少傅一首。明代。黄省曾。郡县属阉尹,天下遘猛虎。正德五年来,不得蒙覆露。谁非金迁位,滔滔仕易贾。喜哉粉骨诛,不然有簿卤。贪虐政难改,征税亦复屡。从此使苍生,剑戟动中土。血刃及徐沛,肝脑涂齐鲁。天子上林中,韎韐宜右武。杨齐固瓦合,卯金为之主。七萃半白骨,赤眉重跋扈。綵鹢侍郎死,春江美人堕。吾郡陆司马,受命秉钺斧。偏将不寻常,黄云走北虏。壮哉郤与许,冠军挽强弩。一战阜城全,再战宋门固。三战穆陵关,斩获亿万数。登莱如穷猿,狙猴几不聚。奔湖侵洞庭,浮洲犯鹦鹉。侧闻栖狼山,海滨集樯橹。王师雷霆来,游击各整伍。飓风忽大起,贼愤不得渡。棰扼翠微上,矢石下如雨。晖玺遂捐躯,永无槥车顾。鼠狗就屠戮,荡洗此高岵。奏凯吾圣君,报以千万户。是时兰台贤,请造碑文纪。有怀乐挥洒,基祸显其故。上陈将一心,下言皇天怒。黄绢被片石,琳琅照千古。
敬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清代。王蓝玉。大树将军气势雄,鸟松高峙挂晴虹。使君阁上徵佳咏,萃得诗人在个中。
百字令 其一。清代。黄钧宰。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歌(一作凉州行)。唐代。王贞白。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
甲午感事五首 其五。清代。宋育仁。诏书迟不报,命下乃蹉跎。不恤军需急,宁输岁币多。挥戈悬汉日,衔石畏虞罗。岂见臧文仲,赪颜泣卞和。
生无遗议殁无疵,潞国勋名世共知。一瓣心香文正幕,千秋手泽信陵祠。
爱才元老根天性,载德苍生听口碑。天许劳臣考终命,青山故里锦旋时。
许仙屏中丞于正月二十二日殁于奉新原籍,作此志哀。清代。张洵佳。生无遗议殁无疵,潞国勋名世共知。一瓣心香文正幕,千秋手泽信陵祠。爱才元老根天性,载德苍生听口碑。天许劳臣考终命,青山故里锦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