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石上听歌唇,转眼杨花一纪春。座客十来消却五,更无一个六旬人。
游石洲 其二。明代。袁宏道。三番石上听歌唇,转眼杨花一纪春。座客十来消却五,更无一个六旬人。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幽栖。宋代。真山民。鹤护松扉久不开,蒲团端坐思悠哉。故交只向梦中见,閒事不经心上来。双屐蹑云春采药,一筇拄月夜观梅。东风似见山童懒,自与幽人扫径苔。
东陂秋汎三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水寺通人少,松亭隔芰荷。问僧舟暂舣,登岸酒同过。草木秋风入,湖山晚色和。返桡须痛饮,前路满渔歌。
院试寓郡城独坐对月无聊中叠韵成此五首 其三。清代。周馨桂。月向山头吐,光看几上来。愁听尘近市,坐待烛成灰。陋学原非道,宗工自爱才。姓名银榜烂,缥渺似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