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贝叶共平生,听尽灯前片雨声。今日悲凉只孤坐,残编上见蠹鱼行。
和用平怀南上人三绝句 其一。元代。廖大圭。寒窗贝叶共平生,听尽灯前片雨声。今日悲凉只孤坐,残编上见蠹鱼行。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廖大圭。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上张舍人。唐代。方干。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
高阳台 秋晓。清代。黄兰雪。高树含烟,凉花滴露,碧天澄澈如波。促织声停,知人懒掷金梭。风前几度凝眸立,算愁心、无奈秋何。漫楼头、赢得遥峰,学敛双蛾。香消宝鸭云屏掩,早寒生楚簟,扇却轻罗。欲觅馀芬,池边但有残荷。争春旧馆听莺处,料而今、绿满庭莎。忍凭栏,数尽飞鸦,盻断明河。
自警。宋代。林希逸。静退虽知趣味殊,终然习气未全除。有无对境宜俱遣,梦觉何时解一如。得力要须生处熟,用工最怕密中疏。莫教草草匆匆去,却恐从前枉读书。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宋代。沈辽。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白纻词二首 其二。明代。郑学醇。天河荧荧横鹊梁,阊门半启秋风凉。吴娥窈窕斗华妆,越罗楚练蒙素禳。促樽合坐飞瑶觞,樽前起舞摇明珰。引商激羽声琳琅,含情托意一何长。东江月出西江光,芙蓉露下杨柳霜。
潞河日日生惊风,开头捩柁无老翁。短缆百丈牵不得,乘风欲驾经天虹。
一年忽忽又三月,夭桃飞雨絮飞雪。正是征夫怀念时,皇华触意每中热。
直沽道中读张翠屏舟中纵笔适有所感次韵柬内翰石溪梁先生。明代。王缜。潞河日日生惊风,开头捩柁无老翁。短缆百丈牵不得,乘风欲驾经天虹。一年忽忽又三月,夭桃飞雨絮飞雪。正是征夫怀念时,皇华触意每中热。密云昨夜酿寒春,今朝好雨江山新。尘收树蓊山开色,沙没河平水减鳞。喜来濡笔挥晴霭,兴豪直度烟霄外。小舟那得酒如渑,与君共酌天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