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赏朱生,飒爽埒李白。喉间白龙挂,宛若瀑布直。
此图传李神,即呼朱亦得。急还其家儿,置汝高斋壁。
好待寒月来,悠然想颜色。
题朱上林所赠钱舜举太白观瀑图后即还上林 其二。明代。王世贞。昔余赏朱生,飒爽埒李白。喉间白龙挂,宛若瀑布直。此图传李神,即呼朱亦得。急还其家儿,置汝高斋壁。好待寒月来,悠然想颜色。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绮疏遗恨》之灯擎。明代。唐寅。三尺银擎隔帐燃,欢愉未了散姻缘;愿教化作光明藏,照彻黄泉不晓天。
漫题二绝 其一。元代。欧阳玄。铃索无声玉漏稀,青绫夜直月侵扉。五更一觉梅花梦,催得江南学士归。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喜雨亭记。宋代。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广州客舍夜雪歌。清代。陈恭尹。季冬二十日始暝,玄云四塞天气凝。小雨初从屋角来,渐觉萧萧骇群听。开轩出立白照眼,把烛低看雪填径。纷翍相属声更希,委积争高色逾莹。童子盛归锦袖中,主人为续清尊兴。千卮酬酢未颜酡,百巧雕镂随手应。入馔犹疑虎作盐,迎春不数银为胜。夜深气象惨更急,卧久衾裯寒不瞑。俱言黍稷兆维丰,满把琼瑶晓相赠。从来见少怪者多,亦似西人惊海波。岁维丙午日亦丙,支寅时戌还相加。南州炎德济以水,此物或匪干天和。将无治世气自北,却恐侵人鬓先白。俟河之清尚有时,如粤之雪难再得。如粤之雪难再得,为君作歌兴殊极,彼苍此意谁能测。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 其八 清吹台。明代。李孙宸。百尺淩空台,八荒供览眺。谁知鸾凤音,只是孙登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