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岧峣接凤台,石渠高阁倚天开。仲舒早备天人策,汉主临轩问自裁。
送熊进士入朝三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金马岧峣接凤台,石渠高阁倚天开。仲舒早备天人策,汉主临轩问自裁。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送孙郎还天台。清代。刘大櫆。孙郎昔日赋天台,金石音声锦绣才。惆怅赤城霞欲尽,桃花如梦却归来。
张师夔思意图。元代。凌云翰。花木禅房常建诗,吴兴曾为写幽姿。龙溪渔子天机熟,见画令人忆旧时。
寄题张正国斗斋。宋代。陈文蔚。贬值大厦室庐窘,之子数椽天地宽。醉里挥毫诗胆大,不悬金印老江干。
番行杂咏 其二。清代。李殿图。昭靖当年自请缨,纳麟七站出奇兵。依稀瘿嗉成禽处,伟绩千秋说沐英。
和颜长官百咏 其六 客路。宋代。朱继芳。身如海燕傍谁门,别泪双垂不见亲。惟有一条邛竹杖,相随万里共艰辛。
马迹上冢遇大风雨书僧壁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白帢排肩上冢归,饥乌攫肉纸钱飞。东家已改清明节,一点炊烟上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