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寺中游,题诗在东壁。三年不见僧,见之头半白。
双泉寺题壁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我昔寺中游,题诗在东壁。三年不见僧,见之头半白。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再用前韵 其三。元代。耶律楚材。侍中庵底春山色,裴老亭边秋水声。修竹茂林真隐地,但期天下早休兵。
杂诗二十七首。宋代。曹勋。款段扬鞭过雨村,沙平步稳转山根。好花一簇墙头见,深院谁家尚掩门。
畴昔。宋代。陆游。行路悲畴昔,驱车每戴星。数残双只堠,历尽短长亭。飞盖交迎饯,听歌半醉醒。至今湖海夜,犹梦陇山青。
兰史为洪银屏校书作红豆图徵诗,为题四绝句 其二。清代。丘逢甲。漫夸情种海棠娇,记曲奁边更细描。黑是明眸红别泪,画屏银烛可怜宵。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宋代。陆游。少年喜结交,患难谓可倚;宁知事大谬,亲友化虎兕。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谗死。始畏囊中锥,宁取道傍李。老来多新知,英彦终可喜。岂以二三君,遂疑天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