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点绛唇 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明代。杨慎。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初冬。宋代。真山民。林叶新经数夜霜,地炉独拥一山房。尘书邀我共高阁,浊酒劝人归醉乡。费省家贫还似富,身閒日短亦如长。梅花苦欲催吟兴,又破梢头半点香。
即事十二首 其七。宋代。李光。过却东桥即是村,浣纱人出闹纷纷。倚筇争向前滩望,涨水潮来减几分。
中洲处士折梅花并新语为赠率易鄙句为谢。宋代。叶适。中洲之中十树梅,蟠枝着地照蒿莱。即非无主凭谁伴,自不冲寒要早开。午蝶只随游子意,暮笳难写遁夫哀。幽怀寂寂天应笑,插向归帆雪满桅。
喜刘邦瑞迁居采芹坊二首。宋代。林景熙。井乡聚散笑匆匆,岁月无情忽两翁。灯火城南听夜雨,桑麻杜曲忆春风。百花新意皆归燕,万里离愁独寄鸿。重约扁舟寻禹穴,夕阳疏树乱云东。
宿千山龙泉寺。明代。释今无。五更风雨密,孤枕暗钟频。白日愁为客,青山不定身。涧响虫声杂,窗虚花气新。何当一夜梦,两渡白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