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为船碧海通,十洲三岛访仙翁。乘风破浪非坐事,好在垂天万里蓬。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七。明代。杨慎。一节为船碧海通,十洲三岛访仙翁。乘风破浪非坐事,好在垂天万里蓬。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顾鸿胪诸子邀同丁计部游玉河堤上得明字。明代。黎民表。久作尘中客,閒从堤上行。轻风花外度,残照雨边明。趋事联三省,游踪愧二京。当歌聊驻马,轻别若为情。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六 戒定慧。元代。李道纯。动中不动为真戒,真定方能合祖宗。慧既升腾周法界,情缘妄幻悉消镕。
奉和登。南北朝。任昉。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南望铜驼街,北走长楸埒。别涧宛沧溟,疏山驾瀛碣。奔鲸吐华浪,司南动轻枻。日下重门照,云开九华澈。观阁隆旧恩,奉图愧前哲。
送蔡子师古楚游一首。明代。黄省曾。蔡经苏台秀,幽情爱山水。家近毛公坛,身居洞天里。时时春风棹一舟,吴王胜迹皆探求。孤怀忽尔忆江汉,飘然特作襄阳游。襄阳岘山青无改,轻裘缓带人何在。古碑读之不流泪,空云功德高四海。巍巍自有宇宙在,登贤眺圣俱尘埃。君留翠微襟抱开,飞觞摇笔何徘徊。清心复为清潭赏,桃花不言映君舫。明月沿求弄珠女,锦波粼粼人巳往。鹿门古城东,昔居庞德公。亦有孟夫子,采药钦高风。乘兴回舻金涧处,朗吟白云何时去。考槃石床栖隐间,飞光独照青岩树。今尔寻遗踪,攀践心无穷。不见浩然子,徒看丹桂丛。却笑纷纷长安下,朝朝䬃踏动车马。从来宁老轩冕中,选丘遵壑情何寡。予也怜君负逸调,襄阳名山复吟眺。归来览尔大堤作,苏台把袂一长笑。
友有以居间事谒者作此示之 其二。明代。邹元标。岭外桃花深几许,庭前松竹自青青。江头几遇纫兰者,也向渔翁咏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