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有家归未得。可怜长作滇南客。愁见陌头杨柳色。
伤远别。多年故国曾攀折。
望断乡山音信绝。那堪烽火连三月。夜夜相思头欲白。
心似结。五更梦破闻啼鴂。
渔家傲。明代。杨慎。千里有家归未得。可怜长作滇南客。愁见陌头杨柳色。伤远别。多年故国曾攀折。望断乡山音信绝。那堪烽火连三月。夜夜相思头欲白。心似结。五更梦破闻啼鴂。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荔支七绝 夺先红。宋代。王十朋。闽中荔子说莆中,阙下奇包又不同。正向铃斋想风味,夺先人送夺先红。
秋日吴山茶楼雅集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赋诗得瑟字。两汉。刘雄。昆虫未闭关,春秋有佳日。招邀众石友,围坐暂闲逸。吴山多妩媚,纵横难尽述。市声虽到耳,心尘忽已谧。此乐古人同,焉知身萧瑟。倾榼杂浊清,堆盘满梨栗。抢影七子狂,放歌二姝匹。居世亦何常,对境原易失。他时忆旧游,但藉群公笔。
约客十有二人汎舟东山分韵得大字。宋代。魏了翁。乐莫乐良朋,同胞瀛海内。矧复聚此州,此乐无乃太。晨策披曾巅,夕篙汎晴濑。羲和鉴余衷,为我祛宿霭。空碧堕清镜,帝青倚高盖。明矑照鸥心,遐思绝鹏背。信知好乾坤,不出天地外。人生两仪间,豁豁如许大。万古同一流,谁能与心会。丁宁黄头郎,为我勉乘载。直下涪武江,合处看重兑。
次韵酬陈判官见贻。宋代。祖无择。一篇为惠枉瑶封,疑是仙文自蕊宫。始信夫君才力大,居然天地入形笼。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其二。宋代。陆游。钟残小院欲销魂,漠漠幽香伴月痕。江上人家应胜此,明朝更出小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