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遥分种,红云仙岛香。爽气金茎上,恩波银汉傍。
田田新咏好,留刻戏鱼堂。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其六 莲地。明代。杨慎。太乙遥分种,红云仙岛香。爽气金茎上,恩波银汉傍。田田新咏好,留刻戏鱼堂。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张炎民。威名尝使虏人惊,杖节还朝欲请缨。三绝文章留丽正,一麾江海去承明。夕闱入对虚青琐,昼锦行归耀绛旌。秋雨鲈莼厨膳美,晓风铙鼓使船轻。鉴湖云水关心久,蓬阁烟峦照眼清。西省自应论出守,未容全慰吏民情。
石山僧。金朝。李龏。禅衣挂石棱,月涧濑流冰。钉画扫寒壁,覆棋然夜灯。别来增落叶,病起损枯藤。说透莲花偈,相依有越僧。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宋代。陈著。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唐代。元稹。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呵。珊珊珮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唐代。齐己。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