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
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
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
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
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别后再赠德涵。明代。王廷相。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王廷相。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临江仙(酴醿)。宋代。韩元吉。不恨绿阴桃李过,酴醿正向人开。一尊清夜月徘徊。花如人意好,月为此花来。未信人间香有许,却疑同住瑶台。纷纷残雪堕深杯。直教攀折尽,犹胜酒醒回。
泛浪穹海子。明代。杨慎。峰头才见一泓幽,沙尾惊看四岸浮。沅水罗文堪并色,嘉陵石黛迥添愁。秦源欲问桃花渡,楚望浑迷杜若州。亦有沧浪旧歌曲,晚来乘兴更扁舟。
凤皇台。宋代。倪垕。凤皇凰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杖谁扫。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
题琅邪上方。唐代。顾况。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四月仙诞日友人昆弟集我萧斋琴酒间作有倡斯和。明代。皇甫汸。桃核访初辰,蓬山伫灵迹。命驾纷行游,披帷犹屏息。敦余值二难,结客枉三益。雨馆霭馀清,云轩坐生白。丘琴发雅弹,邻酒泻芳液。泠然御鲲响,恍若骖鸾翼。吾意眷山水,何事饵金石。方达无生旨,安知有生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