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有茅宇,白云往还来。山僧爱云好,柴门夜长开。
湘山杂诗十首 其二 云归庵。明代。顾璘。松林有茅宇,白云往还来。山僧爱云好,柴门夜长开。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顾璘。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争似洛川无事客,佑须列土始为荣。
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宋代。张耒。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端江五日写怀六首 其三。清代。陈恭尹。江阔山为岸,奔流直向东。最愁炎暑月,多作石尤风。不有藏舟地,徒劳拯溺功。可能开别港,羁泊免途穷。
道院述怀。宋代。陆游。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余习未全忘。旧缘入静多扃户,近为精思别置床。篝火古铛煎桧蜜,汲泉小瓮酿松肪。老翁正似辽天鹤,更觉人间岁月长。
读陶诗。宋代。赵崇嶓。有篱可种菊,有琴可无弦。适趣不待声,种菊真偶然。南山有佳气,得意终忘言。薄酣空庭中,一笑凉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