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
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空心潭。明代。陈瑚。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陈瑚。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送胡存人南归。清代。张永祺。握手谈今夕,离情已黯然。归恩深自责,交态畏人怜。别酒风前路,孤吟日暮天。停鞭聊极目,江水迥浮烟。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宋代。辛弃疾。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还友人诗卷。宋代。吴锡畴。坛荒杜陵后,何以续诗名。千里江山秀,一襟风露清。淡中无浅短,豪处有和平。细读松间集,如闻雅奏声。
雨不绝。明代。郑岳。薄晚看晴色,中宵复雨声。疏钟京国梦,孤烛异乡情。岐邑劳供应,关山断送迎。行藏信天道,不必问阴晴。
春愁。清代。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