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干里,记岩花岭鸟,六朝僧窟。一自秣陵凋敝后,难稳故山瓶拂。
蹙踏天龙,抨弹狮象,人境俱双夺。衲衣手绽,曾经几载飞雪。
可惜梁孝园荒,侯嬴馆发,往迹多磨灭。谁耐枯禅耽澹漠,隐隐眉间侠骨。
古寺城根,破篱湖面,饿伴残碑碣。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疏豁。
念奴娇 赠雪笠上人。清代。陈维崧。小长干里,记岩花岭鸟,六朝僧窟。一自秣陵凋敝后,难稳故山瓶拂。蹙踏天龙,抨弹狮象,人境俱双夺。衲衣手绽,曾经几载飞雪。可惜梁孝园荒,侯嬴馆发,往迹多磨灭。谁耐枯禅耽澹漠,隐隐眉间侠骨。古寺城根,破篱湖面,饿伴残碑碣。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疏豁。
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武夷道士示予魏王子骞蜕首见紫气。明代。徐渭。不死者巳去,死者留人间。骨骸自何夕,飞置山之颠。取视始伊谁,县绠月屡牵。而不如馀魄,安卧攒青莲。道士苦斯役,留函阁高椽。过客好奇异,启阅请自便。兹物真仙灵,磊磊黄琅坚。高顶泥丸宫,紫气犹一弦。晦明准天时,白黑互纠缠。胡为黄冠流,示人祸福先。为予而变易,无乃劳子骞。玉蕴山色辉,斯理良自然。
寄主簿高泰铭。明代。唐文凤。高适能诗五十过,文孙才德蔼春和。三年小试勾稽簿,处处桑麻雨露多。
偈颂十八首。宋代。释师体。口朝鼻孔无空过,眼盖胡须有古风。信彩骨头花十八,等閒掷出满盆红。
送翁东叟教授 其一。宋代。王十朋。鄱阳江上五见雪,鄱江楼上风栗烈。广文先生不畏冷,弭棹登楼兴清绝。笔端妙语出离骚,酒后刚肠吐名节。芝堂假守老乡人,明日仙舟那忍别。
晒旧衣感赋。清代。周寿昌。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