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况于章句儒,未晓八卦列。
相看五十馀,行事无一达。坐见悔吝丛,举足防磋跌。
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
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
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
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忧患自古然,守之俟来哲。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清代。顾炎武。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况于章句儒,未晓八卦列。相看五十馀,行事无一达。坐见悔吝丛,举足防磋跌。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忧患自古然,守之俟来哲。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次韵答徐文蔚。元代。黄溍。一别溪头十五春,归来乌帽尚黄尘。故应用意崎岖外,未忍忘情寂寞滨。图画云台非我事,挂冠神武独何人。也知州县徒劳耳,相见空惭白发新。
答友人出山之问。明代。汪琬。不嫌野父便交欢,讳说头衔是史官。车为久悬羞再驾,冠宜长挂怕重弹。丛祠散社分余肉,僧钵逢斋寄一餐。此段风流那易得,肯驰崄岨涉波澜。
夏日园居和兴公韵 其二。明代。徐熥。一条邛杖绕疏篱,正是閒行得句时。缚帚竹寻将槁叶,插瓶花爱半开枝。多情乳燕梁间垒,无意蜘蛛屋角丝。树影临窗遮欲尽,昼长真与睡相宜。
悼刘宓。明代。郑善夫。宓也归何处,营魂不可招。只疑天地阔,竟作死生遥。苦海风涛壮,炎方罔两骄。伤心卧佛寺,秋雨自兰苕。
镇江别家兄。明代。白圻。重向金山续旧游,山形依旧屹中流。鸦群翻树瓮城晚,雁字挂空瓜步秋。此处十年曾话别,明朝两地复生愁。长江万古东流急,归渡何人识岸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