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已如此,归期竟寂寥。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
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
平谷杂诗十八首 其三。清代。曾习经。秋气已如此,归期竟寂寥。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曾习经。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和元规拂云轩韵。宋代。张继先。疏翠拥高轩,虚徐欲出云。两楹清荫共,一阵好风分。偏映琴书席,难栖燕雀群。主人怜直节,孰敢巧操斤。
拟作消寒会不果 其一。清代。张振夔。曾对黄花醉午筵,重逢忽忽腊梅天。秋风乍试莼鲈味,夜雪才回书画船。毛颖生涯无定价,语儿情景祇虚缘。归来未检囊中句,射雉翻争一笑怜。
题雪斋夜读图赠别吕宗周。明代。林弼。空山半弓室,长夜一编书。严风吹北牖,飞雪被前除。幽灯素光射,清诵寒声俱。游心百世上,努力十年馀。
怀乡中旧游。明代。唐之淳。年年出郭送残春,短履轻舟四五人。斗草赋诗分险韵,折花行酒记多巡。山从茑坞看青霭,水入梅溪采白蘋。今日春归身是客,天涯相忆泪沾巾。
奉命供奉南书房恭纪。清代。张廷玉。箕裘弓冶不胜任,又许鹪鹩托上林。两世直庐明主泽,廿年书局老臣心。山樗敢望依神荚,土鼓偏教傍帝琴。惭听六宫人尽说,苏环有子荷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