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闰月。唐代。李贺。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鹧鸪天 其七。近现代。杨易霖。自在朝晖映晓珂。恼人是事舌相磨。经年不到垂杨渡,解佩空怀落木坡。临远渚,望长河。老夫聊发楚狂歌。梁园新放花千树,争奈惊鸿欲去何。
送方阜高赴衡州法掾。宋代。刘克庄。仕不论高下,丝毫要及民。君其守三尺,古有活千人。岳树侵云杪,江蓠满水滨。楚芳饥可荐,切莫叹清贫。
和路宣叔梅。金朝。周昂。月底明肌粲寿阳,道人呼入竹西堂。安排腊味千钟酒,消破春风万斛香。花鸟有情应见惜,蛾眉倾国故难藏。西湖骨朽东坡远,又为君诗恼一场。
新野宗知县二异诗。明代。罗玘。二穗三穗禾,二岐三岐麦。去年与今年,新野民所穫。农初得之笑,把玩不忍释。乂牙珊瑚枝,凌竞战士戟。又如明堂舞,执籥与秉翟。又如鸾凤翔,参差垂众翮。橐籥鼓元气,澒洞浑融液。薰蒸为太和,混沌此副坼。令尹今为谁,宋公师相伯。疾恶真如仇,爱物已成癖。嘉祥岂虚生,愿献府公宅。桓桓沈中丞,宪宪唐大国。周公嘉禾篇,再见出孔壁。吁嗟薄恶吏,亦自梗天泽。
独往。宋代。方以智。同伴都分毛,麻鞋独入林。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七。明代。归有光。任公血战一生馀,莲碧花桥村坞虚。义士刘平能代死,吴门今不数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