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
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
于中习懒者,管取没饭吃。趁队只□饱,披毛无了日。
不信佛乘经,逐末本却失。咄哉大丈夫,你乘谁气力。
当本无我人,贪忙有何益。何似歇无明,听吹无孔笛。
五音六律全,皓月悲风寂。一声宇宙宽,个中闻的实。
和同为智身,无物堪遮窒。奉劝草木影,闲时急收拾。
示徒 其二。宋代。释印肃。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于中习懒者,管取没饭吃。趁队只□饱,披毛无了日。不信佛乘经,逐末本却失。咄哉大丈夫,你乘谁气力。当本无我人,贪忙有何益。何似歇无明,听吹无孔笛。五音六律全,皓月悲风寂。一声宇宙宽,个中闻的实。和同为智身,无物堪遮窒。奉劝草木影,闲时急收拾。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送别邹仪可司马归东粤。清代。施家珍。良吏诚难得,闾阎免渴饥。无襦歌五裤,有麦喜双歧。交谊能终始,浇风赖转移。攀辕留不住,合立去思碑。
感皇恩。清代。厉鹗。已是杀釭花,月笼深閤。何处行云到巫峡。一湾流水,只有浮萍开阖。依稀亲记斗,池边鸭。明日暖风,兰纱裁夹。玉剪多情度帘押。蜜犀蠲忿,定带露痕偷掐。几时频见也,纤红甲。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二六 柳宗元。宋代。林同。乃翁定奇士,先友尽斯人。福畤智已故,仪曹意转新。
王明府园亭。明代。戚继光。久忆池亭胜,今来览物华。松篁开晚径,鸟雀浴晴沙。地即谈玄宅,人疑辋水家。独怜幽意惬,不惜醉流霞。
朝中措(为云庵寿)。宋代。侯置。年年重午近佳辰。符艾一番新。满酌九霞奇酝,寿君两鬓长春。闺中秀美,何如赋得,林下精神。早办荆钗布袖,共为云水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