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春涨午晴初,日透波光绿浸裾。
却忆孤山山下路,石桥清澈看叉鱼。
延平道中。宋代。朱槔。一溪春涨午晴初,日透波光绿浸裾。却忆孤山山下路,石桥清澈看叉鱼。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朱槔。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菩萨蛮(夏)。宋代。赵子崧。雨荷惊起双飞鹭。鹭飞双起惊荷雨。浓醉一轩风。风轩一醉浓。午阴清散暑。暑散清阴午。斜日转窗纱。纱窗转日斜。
同毛谊夫喻可中夜泛西湖。宋代。陈起。又复移舟践旧盟,喜随师友挹湖光。一番雨势生秋意,几处蝉声送夕阳。亭榭家家增藻饰,星河岁岁曜文章。断桥向午蟾方出,载月乘风更举觞。
浪淘沙 中秋夜雨。清代。沈谦。暝色暗高楼。懒上帘钩。残荷吹尽水悠悠。两袖泪珠多似雨,偏洒中秋。笙管记同游。庭桂香浮。胭脂零落小坟头。便有玉栏今夜月,总是闲愁。
生查子 其四 拟孙光宪体。明代。俞彦。待拔旧愁根,忽种新愁换。晓夜两秋成,四大仓都满。减颜红,摧鬓短。并不因寒暖。曾问越人无,此病何名款。
九月二十一日出山海关赴秦王岛。清代。郑孝胥。黄入榆杨霜又催,关河摇落正堪哀。乱鸦忽逐秋风起,似有诗魂结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