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去园今还归,仅有身存心事微。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
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
初至京。宋代。晁说之。七年去园今还归,仅有身存心事微。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晁说之。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过胡元宾林亭。宋代。赵抃。我尝轻归辕,一息快心目。亭桥跨幽涧,庑砌森怪竹。榜句多老词,襟风不韵俗。开卷味加永,照泉清可掬。先秋固爽垲,大夏失烦燠。乐哉于道外,视此乐岂足。
送王通叟。宋代。孔平仲。浔阳江头夜吹箫,旁若无人声正调。问之谁何天鬻子,谪官东南数千里。当时司马泣琵琶,君独怡然奏宫徵。但能如此游世间,于诸荣辱何忧喜。
题高房山横轴。明代。文徵明。春云离离浮纸肤,翠攒百叠山模糊。山空云断得流水,咫尺万里开江湖。依然灌莽带茅屋,亦复断渚迷菰蒲。冈峦出没互隐见,明晦阴晴日千变。平生未省识匡庐,玉削芙蓉正当面。宛转香垆霏紫烟,依稀梦泽分秋练。未遂扁舟梦里游,酒醒独展灯前卷。问谁能事夺天工,前元画史推高公。已应气概吞北苑,未合胸次饶南宫。南宫已矣北苑死,百年惟有房山耳。秪今遗墨已无多,窗前把卷重摩挲。世间吮笔争么么,扫灭畦径奈尔高公何。
雪竹山房。元代。贡性之。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白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宋代。司马光。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