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
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
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玲珑四犯 其二 再和午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清代。樊增祥。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和叔宜弟 其一。宋代。彭汝砺。悠悠白云飞,戚戚感我情。白云行四方,顾我岂惮行。投袂起番水,荷担指宜城。所怀再踰秋,计以顷刻成。远装有书帙,贫囊无金籯。马羸半徒步,仆瘦复兼程。天寒雪频飞,山阻路少平。林端虎豹迹,驿后豺狼声。我行有所怀,虽壮如孩婴。入门旅愁破,侍席春风生。丁宁道怀感,恻怛一坐倾。我今授汝记,汝当以孝名。孝能事其亲,荣亦及乃兄。乃兄久衰矣,山川倦遐征。归与治尔田,我归耦而耕。
清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其四 中村牧篴。明代。朱诚泳。山径萦迂草树重,参差茅屋乱烟中。斜阳晚饭行人断,无数牛羊一笛风。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唐代。白居易。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新妇不嫌贫活计,娇孙同慰老心情。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独游。唐代。王昌龄。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李忠定公挽诗。宋代。吴冈。梦卜庸直相,艰难倚在儒。英风起衰懦,直气慑奸谀。琳馆终高卧,燕然漫仕图。哀荣看赠典,犹是尉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