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好,湖水碧如苔。菱火两三星不定,荷花八九月犹开。
撑个小船来。
梦游仙 其六。清代。易顺鼎。榕城好,湖水碧如苔。菱火两三星不定,荷花八九月犹开。撑个小船来。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易顺鼎。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答苏六。唐代。白居易。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小山歌。明代。黄衷。八公山上桂花飞,八公山下羽人归。朝蒸紫霞暮明月,道是神翁住翠微。淮南警慧超汉室,疏入明光争皎日。果然才大志自高,竟薄诸侯慕仙术。神仙非有亦非无,不踏人间富贵途。淮王邪计炽如火,安得幽秘求玄珠。数千方士旧文学,大山小山胜如角。黄金变化谁得知,才说百年犹晦朔。三篇道诀付炎
月中晓发僧俗送者十三人皆攀泣良久子亦泪别。明代。王夫之。恨别非常度,相怜已有时。饥分羹芋饱,诚绝叟童欺。段尉惭无笏,王丞敢著诗。感兹昵我众,益笑党人痴。
挽龚汀州二首。宋代。刘克庄。早日曾庐墓,中年懒建牙。的无金遗子,仅有笏传家。穷巷观时事,丛祠阅岁华。天乎清白吏,名位止斯耶。
白日照湖曲,嘉树蔼芊芊。开筵眺丽景,卷幔俯晴川。
远岫列苍翠,芳洲纷眇绵。挥觞观鱼鸟,写兴吟兰荃。
陪徐汝澄元晖元中张宗献陈彦初诸君饮陈太真湖亭顺泛沧洲矶游三山书院沿郭西而归同赋。宋代。陈亮。白日照湖曲,嘉树蔼芊芊。开筵眺丽景,卷幔俯晴川。远岫列苍翠,芳洲纷眇绵。挥觞观鱼鸟,写兴吟兰荃。落日举轻棹,幽情期赏延。沿淮入空阔,望尽云霞天。天际见新月,城头生暮烟。预愁鼓角动,饮散各言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