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秋磴苔綦渺,前游顿成凄黯。素籥迎凉,清商戒节,云物昭回江甸。
南朝旧怨。对宫井霾香,御沟流艳。玉树歌阑,坠欢何处赋铜辇。
潮痕依旧未改,霸图空怅望,天澹山远。凤岭人归,龙沙梦觉,都付伤高心眼。
羁怀自款。趁华菊胜簪,渌醽浮盏。莫待飘零,故蹊迷社燕。
台城路 辛巳重九,会同社诸子北极阁登高,凭瞰台城,赋本意得燕字。近现代。陈方恪。翠微秋磴苔綦渺,前游顿成凄黯。素籥迎凉,清商戒节,云物昭回江甸。南朝旧怨。对宫井霾香,御沟流艳。玉树歌阑,坠欢何处赋铜辇。潮痕依旧未改,霸图空怅望,天澹山远。凤岭人归,龙沙梦觉,都付伤高心眼。羁怀自款。趁华菊胜簪,渌醽浮盏。莫待飘零,故蹊迷社燕。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读三国志。清代。柯振岳。青虹入殿赤符熄,分裂河山号三国。丈夫济世患无才,有才失身堪太息。当日关东起义兵,只有孙曹足抗衡。坚也横死策夭折,荆州一隅困斗争。阿瞒河洛经营早,袁吕纷如落叶扫。唾手神区旦夕间,吁嗟昭烈依人老。龙蟠凤逸尽飞扬,不谒曹公愿莫偿。号令情知非出帝,虚名谬喜附勤王。就中最是荀文若,帷幄运筹王佐略。为汉不忠魏亦疑,白首子房竟焉托。天下英雄惟使君,地无尺土孰为群。武侯眼自高四海,卓识吾还爱赵云。将军帝室之裔骨,国贼曹操权可寡。大义昭然日月光,俯视余子真鸟兽。纵使偏安阻益州,汉家正统系炎刘。顺逆不论论成败,今古人才貉一丘。
夜泛麻湖。宋代。郭祥正。片片冰消后,盈盈月落初。舟轻风势急,水阔雁鸣疏。生事长飘泊,愁怀自卷舒。还凭过江梦,一为省吾庐。
送冯 其二。宋代。周紫芝。君王慈俭不临戎,国好长因汉使通。遥想南归寒已尽,榆关草色正春风。
山居夜雨迟比玉不至惜别。明代。程嘉燧。命驾论文复几时,孤怀怆别愿春迟。君豪视昔长中酒,我老于前并废诗。晚节风尘那可傍,旧游花月若为思。扁舟十日东城曲,辜负西窗话雨期。
东皋。明代。梁以壮。前朝名宦地,山水白烟中。逐鹿三更梦,扬尘一夜风。玉桥留照外,画阁入流东。我有先人宅,悠悠感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