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衔烟,登阶拄杖,遥呼在家否。卅年老友,却意态依然,风味相守。
健谈强记谁堪右。旧事频回首。可记得、觉庐同卧,胡床横左肘。
似君作计定先归,流连只为我,新来非久。殊未料,贼飞到,累君奔走。
知君有、故庐别榻,惭不是、南洲高士后。但梦见、一灯风雨,深宵空僝僽。
花犯 送松年返武宣。近现代。章士钊。正衔烟,登阶拄杖,遥呼在家否。卅年老友,却意态依然,风味相守。健谈强记谁堪右。旧事频回首。可记得、觉庐同卧,胡床横左肘。似君作计定先归,流连只为我,新来非久。殊未料,贼飞到,累君奔走。知君有、故庐别榻,惭不是、南洲高士后。但梦见、一灯风雨,深宵空僝僽。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章士钊。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唐代。项斯。相逢须强笑,人世别离频。去晓长侵月,归乡动隔春。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翠桐犹入爨,青镜未辞尘。逸足常思骥,随群且退鳞。宴乖红杏寺,愁在绿杨津。羞病难为药,开眉懒顾人。
伤春四首 其四。明代。王世贞。草木春还旧,乾坤事转新。他时问根本,斯道恐风尘。狂至非关酒,穷来实让人。不才庄氏木,甘老汉家薪。文字难知己,声名易有神。何为愁役役,天许放吾颦。
留题熙春亭。唐代。张登。熙春亭建为民安,要识熙熙本不难。一日但能先克复,百年虽久亦胜残。满城和气薰天地,终岁长春忘暑寒。斯道古今无异路,独题待与后贤看。
夜行湖上。宋代。陆游。月痕澹欲无,斗柄低半没。荒陂雁飞鸣,草屋牛卧齕。我行湖边路,霜冷刮病骨;断堤沙水湿,屦滑常恐蹶。残年垂七十,野处犹短褐。穷死士所有,权门不可谒。
乡旋留别区吉先朱昌藩。明代。冯元基。归心虽已切,未忍即离群。不觉三春暮,相将歧路分。花间馀落日,竹外隐行云。却惜莺声好,明朝空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