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过客知多少。王粲南登成古道。我来恰是晚寒天,一片残阳连白草。
桥长水涸河身老。倾泪却教流浩浩。可怜回首即长安,转望东南增毷氉。
玉楼春 过灞桥。近现代。章士钊。灞陵过客知多少。王粲南登成古道。我来恰是晚寒天,一片残阳连白草。桥长水涸河身老。倾泪却教流浩浩。可怜回首即长安,转望东南增毷氉。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章士钊。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上周二鲁。明代。王天性。波光万顷凤城东,射鸭堂开思不穷。粤国得瞻山斗近,燕都应叹廊庙空。鲛人杼轴鸣秋月,蜃气楼台散晓风。水产金砂何足异,更看双鶒下滩中。
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清代。蒋曰豫。檀波已歇菭纹蹙,冷晕香班剔丛绿。发匣回镫四座看,传闻曾列延春阁。径围尺六广杀三,有侈其腹口不函。雷回云薄走螭虬,宝贵不异尊敦盘。当时九府停圜法,可惜难资水衡乏。演揲书传梵供兴,尚方奇巧乘时剧。画革旁行字数行,勒名还记郑元康。冶青濯绛鼓精气,作手何数工堂狼。纪年至正岁丁酉,弥勒香军渐颐夥。秘密犹酣影窟身,咒词亲授天魔口。一朝冷落亦可哀,组铃扇鼓皆成灰。阅人羡尔坚能寿,不例铜驼棘底埋。圣奴老去河山缺,熨手脂痕不能热。照遍人间今古愁,窥檐只有团栾月。取次摩挲冷兴饶,银花火树避烦嚣。床头试拨藏春瓮,击盏声还借影浇。
王。宋代。刘敞。岱阴宿雨霁,汶北秋风过。独往予所慕,躬耕人谓何。林间鸡黍具,日慕渔樵歌。却望青山郭,应知惆怅多。
题竹谷上人院。唐代。贾岛。禅庭高鸟道,回望极川原。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木深犹积雪,山浅未闻猿。欲别尘中苦,愿师贻一言。
渡河。明代。宗臣。孤舟东望淮水浔,长空摇落千树林。关塞萧条紫极远,鱼龙浩荡黄河深。中流羯鼓起遐色,万里天风吹夕阴。怀抱郁郁复为客,白石沧江违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