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矢射白额,归洞读旧书。小隐不可见,后来谁卜居。
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二十七 小隐岩。元代。王士熙。抽矢射白额,归洞读旧书。小隐不可见,后来谁卜居。
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王士熙。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罗浮八首 其三 朝斗坛。明代。郑学醇。仙卿环佩此朝元,斗宿疏明夜不喧。玉露未晞瑶草湿,灵风初满翠旗翻。经藏蕊阙铜龙护,剑伏空山瑞气存。浮世未须论浩劫,碧桃深处是仙源。
题适安隐居。宋代。张炜。萝蔓纫岩竹翳闾,天然幻出隐人居。客来欲问山中趣,挂壁丝桐插架书。
居小越旧庐。清代。许传霈。当门山色秀,犹幸此居贫。堂构三间旧,箕裘五世亲。常怀庐墓近,忘与市廛邻。日暮閒无事,窗前羡钓纶。
移寓又作。清代。李锴。病起身何托,天寒寓又移。蛰虫振冬户,宿鸟落风枝。赘物辜生德,畸人赖圣时。寝丘遗产尽,谁念叔敖儿。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三。元代。凌云翰。雨熟金丸万万株,黄中通理及肌肤。此花自是真铅汞,却倩仙毫作药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