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岂仙居,百世真道学。荒台明月秋,怀哉彼先觉。
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二十五 三山石。元代。王士熙。三山岂仙居,百世真道学。荒台明月秋,怀哉彼先觉。
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王士熙。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访嵩阳道士不遇。唐代。聂夷中。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常言一粒药,不随死生境。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游兰州五泉寺登鬘云阁。清代。张谦宜。曲槛排山骨,藤萝四壁悬。苔青莲叶下,树老佛镫前。石透云烝窟,泉深月在天。半空闻妙梵,孤磬隔溪烟。
龙门八咏。下山。唐代。刘长卿。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嵇子安迁居。元代。周权。半世湘东客,欣然遂卜居。澹烟沙外径,明月竹边庐。潦缩寒溪净,秋高老树疏。别来无便雁,为况近何如。
听乐怅然自述(一作病中遣妓,一作司空曙诗)。唐代。韩滉。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