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仙清夜扣舷时,万籁秋笙月一池。千载谁传灵凤曲,羽童吟作步虚词。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 其四。元代。惟则。郭仙清夜扣舷时,万籁秋笙月一池。千载谁传灵凤曲,羽童吟作步虚词。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惟则。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牛户山。明代。萧与洁。蹑屐凌尖绝,千冈一振衣。望通穷海阔,身等半天巍。披草逢幽径,随云度翠微。未须愁日暮,明月可同归。
秋风。清代。李英。故国椷书绝塞鸿,关山何地不秋风。军符南入兵戈里,虏骑东来涕泪中。拙计烟霞思束楚,浮生沧海叹飘蓬。登楼颇似荆州日,王粲淹留赋独雄。
秋日五首 其五。近现代。陈仁德。世事由来雨复风,吾生哪计路峥嵘。登台自有高歌者,当道谁怜下岗工。无限风光藏险恶,万千气象转朦胧。东篱忽见南山好,陶令当时是老农。
寄徐子能。明代。陈子升。美人家何处,百尺姑苏台。麋鹿游今日,龙威书几开。迷离天末客,放浪湖上杯。遥知二毛落,秋兴倍从来。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八。南北朝。邹浩。芜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英英二三子,行亦车悬■。后日知谁同,蝉声犹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