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不复过前村。
跋徐蜚英四世祖神童事。元代。方回。□□□□□□□,□□□□□□□。□□□□□□□,□军不复过前村。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牡丹盛开群友来看。明代。李梦阳。吾家何处牡丹园,杨子冈西古宋原。忽有芳菲妍岸阁,岂期车马驻江村。怜香实怕青萝掩,在野虚愁蔓草繁。碧草春风筵席罢,何人道有国花存。
玄圃寒夕诗。南北朝。萧纲。洞门扉未掩,金壶漏已催。曛烟生涧曲,暗色起林隈。雪花无有蒂,冰镜不安台。阶杨始倒插,浦桂半新栽。陈根委落蕙,细蕊发香梅。雁去衔芦上,
折柳篇。唐代。许景先。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城头杨柳已如丝,今年花落去年时。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风怀简梁逸七首 其一。清代。朱庸斋。坐阅情天鬓欲华,依然水石作生涯。何曾结习消除尽,惯爱春红且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