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唐代。崔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题观松卷。明代。邵宝。散步古松阴,清风吹满襟。雨滋萝薜密,云隐茯苓深。静对宁须臆,真知只在心。寒岩梅竹畔,更许一相寻。
三月一日道中偶成。清代。黄景仁。马上年华似掷梭,雨颠风驶奈愁何。三分花事二分去,九十春光六十过。几阵箫声山店远,一鞭柳色酒旗多。压鞍诗思何能遣,半为怀人感逝波。
挽樊君修。宋代。陈著。忆昨会山中,危时苦话同。老枝期共雪,乔木虑摧风。弟有文铭竁,儿能礼送终。九京无可憾,后死愧衰翁。
懵鹰行。宋代。黄裳。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