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李德。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 其一。明代。袁华。览古丹阳郡,兴亡几战争。山横季札墓,江转吕蒙城。坏垒烽埃赤,荒墟燐血明。卖刀仍买犊,何日事春耕。
五里关。清代。张彦琦。路随流水自东西,乱踏寒沙入翠微。回首已登入境外,天风萧瑟薄征衣。
苔梅。宋代。释居简。苔衣槁干起枚条,的皪生香韵更饶。领袖鲜风高素节,精神华月凛清标。冷看不若同疏幌,煖熨何妨酌瘿瓢。瞻望白云天一角,年年思远寄迢迢。
南乡子 自题洞庭看月图,敬用家大人韵。清代。易顺鼎。洗出水都新。鱼地蟾天只一云。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来觅英皇话夜分。骚唱更微闻。万古灵均欲返魂。悔把龙宫青玉笛,收存。吹得潇湘月满身。
舟行杂咏 其二。清代。顾奎光。勿言水懦弱,在险能用壮。盘回万重山,不制三尺浪。混混循崖行,约束戒奔放。屈曲必如意,性本无背向。触石石忽怒,爱怒不受障。一过波澜平,柔克贵善让。我行历诸滩,顺逆固殊状。曾读老氏书,观物知所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