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
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全吾新架二石桥。明代。王天性。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王天性。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赠钱思权 其二。宋代。徐积。有客叩茅庐,时来见鳏老。今朝二十七,春风有多少。共子乐有馀,如何醉不倒。坐中忽索马,归慰亲怀抱。
次韵邵予可弹琴二首 其二。宋代。陈东。漫说朱弦大古清,政无矇瞽在周庭。高山流水本无事,安用区区里耳听。
对月六首。宋代。白玉蟾。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月要人窥娇不上,风知我醉放多吹。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五。清代。刘鹗。桓桓邝将军,拟归集精兵。凉秋八九月,伫看官陂平。其馀持土苴,不战将自倾。与子当并驱,笑敚南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