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苍烟尽,千山入望新。风流临水树,云逆过桥人。
花竹殊无恙,茅茨未有邻。颓然自终古,不是学逃秦。
仙岩山居 其二。明代。慧秀。日出苍烟尽,千山入望新。风流临水树,云逆过桥人。花竹殊无恙,茅茨未有邻。颓然自终古,不是学逃秦。
慧秀,字孤松,常熟人,蒋氏子,出家游峨眉天台雁岩栖仙岩之休粮庵。...
慧秀。慧秀,字孤松,常熟人,蒋氏子,出家游峨眉天台雁岩栖仙岩之休粮庵。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宋代。王安石。清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论心未忍遗横目,干世还忧近逆鳞。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
雨宿大潮寺。明代。庄昶。坐便山寺雨,更爱宿山中。此壁孤灯影,何乡老病翁。诗平容自考,静极与天通。亦有蒲团债,吾儒但不空。
悲秋。明代。谢铎。坐看明月下西楼,不断砧声万里愁。长夜可应谁待旦,老年今已怯悲秋。极知世故皆黄叶,故向人生怨白头。青海碧山无恙在,也须惭愧此盟鸥。
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寔意也 其二。元代。张翥。接粮御史性情真,断事官来苦怒嗔。索酒索钱横生事,遭风遭浪肯知人。
访师白丈于帆山寓舍剧谈竟夕感而有作。清代。汪承庆。相逢讶消瘦,执手泪先倾。即此通宵话,难穷隔岁情。孤镫摇旅梦,落叶走秋声。明发又言别,帆山翠色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