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爨材吟。清代。吴希鄂。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字苇青,光绪三年生居城内南街,系著名画家吴冠英孙,李兆洛弟子。性聪颖博闻强识,绘画得其祖真传。不幸体弱早逝,年仅廿八岁。著有《崆峒庐诗草》,邑志有传。...
吴希鄂。字苇青,光绪三年生居城内南街,系著名画家吴冠英孙,李兆洛弟子。性聪颖博闻强识,绘画得其祖真传。不幸体弱早逝,年仅廿八岁。著有《崆峒庐诗草》,邑志有传。
过江东驿次王侍御韵。元代。萨都剌。政事文章王侍御,朱帘捲雨送将归。江东春色分银篆,马上清风吹绣衣。泽国水香鱼藻动,砚池春暖墨花飞。至今吴楚经行处,夜夜奎光绕太微。
乞米。明代。梁元柱。鲁公生事拙,于我亦忧煎。口给非为佞,冠危自进贤。荒阳时讼酒,断肉一谀禅。且莫烦交谪,相过说有年。
听高子明读春秋传。明代。邵宝。老去劬书爱目光,朝吟暮诵得高郎。一声何处凤歌远,万古不如麟笔长。晏子宅边南市熟,羲皇梦里北窗凉。应须七日登山去,望阙岩前拜瓣香。
寿矶山钓客花甲二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人生花甲子,只是半光阴。山不费钱买,诗能随处寻。清风常把臂,大事偶关心。稍待廿年后,烟霞分一襟。
题天师画。元代。张仲深。空青千仞玉嵯峨,点染何曾费墨多。不是分云来华岳,也应洗笔到银河。斜阳屋后深深巷,积雪林间小小坡。飞溜一枝苍涧侧,令人翻忆考槃阿。